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是在全省街道层面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助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创新制度安排。近年来,无锡市锡山区东北塘街道人大工委积极探索,于2024年8月推动街道党工委审议通过《关于推行议政代表“议事督政”制度的实施意见(试行)》,首创街道议政代表“议事督政”制度。该制度以“联、议、办、督、评”五字工作法为核心,将议政代表作用深度融入基层治理体系,从实践探索、创新亮点、实施成效等维度,系统解码议政代表在东北塘的实践路径,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
一、实践探索:从监督扩面到制度深化,筑牢议政代表履职根基
东北塘街道人大工委找准街道人大工作与社会治理结合点,探索建立人大“议事督政”制度,努力把代表的“金点子”转化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金钥匙”。早在2022年,东北塘街道人大工委便启动创新实践,构建“1+14+2+N”组织体系——以1个人大代表之家为核心,14个人大代表联络站为枢纽,2个人大代表联系点为延伸,N个代表议事站和议事亭为补充,实现履职阵地选区全覆盖,并同步推广“4个+”工作法,系统化搭建民主实践体系。
“代表+阵地”:搭建多维服务平台
优化履职站点布局,聚焦街区、产业园区、休闲集聚区等人流密集区域设点,方便代表收集“接地气、冒热气”的民情民意;创新推出“代表二维码”“联络站二维码”,打造指尖上的“24小时接待点”,实现全时段、零距离服务群众;强化“数字人大”建设,开发代表风采“云端见”、意见建议“网上办”、民情民意“在线办”等应用场景,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更可感可知。
“代表+网格”: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针对城乡结合部人口密集、矛盾集中、治理难度大的实际,街道将65名议政代表按“就近就便”原则,编入58个基层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2名代表。建立“街道人大工委—联络站(点)—议政代表”三级网格管理机制,形成“全面覆盖、分级管理、网中有格、格中有人”的网格化治理格局。创新嵌入式建设“履职联盟”人大代表联络站,通过联络站平台与基层治理网格构建信息双渠道,确保群众诉求及时传递至相关部门,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
“代表+制度”:落实闭环管理机制
健全议政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办法、履职评价与激励保障办法等制度,探索民生实事项目“双征集”机制,实行民生实事项目票选制,形成民情民意“收集—分类—处理—反馈—评价”的全闭环链条。规范议政代表会议事规则,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代表听取并审议街道办事处工作报告及专项报告,建立街道重大决策前征求代表意见、议政代表列席办事处主任办公会等机制,确保街道党政在决策、管理、监督各环节都能听到来自群众的声音。
“代表+示范”:助推区域融合发展
2023年以来,街道人大工委在议政代表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请你建议”“树牢底线思维、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主题活动,在企业开展“法护企业·携手筑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专题法治活动,累计梳理转交问题19个,调研收集意见建议35条,助力辖区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与法庭、信访等部门联动监督,将调解指导、纠纷化解、网上立案、线上诉讼等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在不锈钢市场设立杨汉良代表调解室,协助化解经济纠纷,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二、创新亮点:“联、议、办、督、评”五字工作法,构建闭环民主实践路径
结合近年工作实践,东北塘街道人大工委依据省有关条例和市区人大政策文件,推出议政代表“议事督政”制度,从三方面强化代表作用:在代表构成上,吸纳村(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界人士,基层一线代表占比超50%,保障了议政代表的代表性、广泛性与专业性;在活动载体上,实现议政代表与区人大代表“同步进站接待、同步视察监督、同步参政议事”;在培训内容上,以履职培训、“一法一条例”学习、“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实践活动、代表讲坛为重点,着力提升代表审议与监督能力。同时构建“联、议、办、督、评”工作机制,更好保障议政代表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畅通渠道“联”
街道人大工委建立“民呼我应”工作机制,整合多方资源,打造集“建、管、用、融”于一体的民主平台。提档升级“1+14+2+N”代表“家站点”体系,每月定期开展“132、找代表”活动;设置“代表二维码”“联络站二维码”“周四代表有约”“议事亭”等多个“线上+线下”端口,多渠道联系群众、了解需求、回应关切,构建24小时全天候选民服务平台。
集中民智“议”
发挥议政代表主体作用,积极探索“四议”机制,即:“琐事共议”——针对日常生活琐碎事务开展开放式讨论,广泛收集群众意见,扩大治理议题覆盖面;“烦事商议”——聚焦村(社区)复杂问题,组织多方协商解决方案,汇聚智慧与资源,提升问题解决的科学性与民主性;“难事提议”——对村(社区)难以独立解决的难题,提请街道办事处及职能部门介入,形成合力破解难题;“办事评议”——通过群众直接反馈评估工作成效,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闭环流程“办”
高质量办理代表建议是保障议政代表职权的关键,也是检验街道部门履职的“试金石”。街道强化承办部门与代表“办前、办中、办后”三联系,以“办结率、解决率、满意率”为目标,推行“集中交办、集中答复、集中督办”三集中工作法,完善闭环措施,确保办理任务落地。2024年,街道办理涉全龄友好型项目代表建议8件,办结率、满意率均达100%。
过程查验“督”
积极推行议政代表一线履职与多方力量联动的“专题督、跟踪督和约见督”新模式,探索“代表建议交办督办”机制,实行责任清单制、办理限时制、过程跟踪制,切实增强办理实效。例如2025年街道议政代表会票决的重点工程开工后,街道人大工委持续组织议政代表全程跟踪监督,传递民意、问效进度,有力推动工程按时保质完成。
健全机制“评”
评议工作以“以评促改”为核心,督促问题整改落实。街道人大工委对代表建议办理结果开展履职成效“评”,对议政代表履职情况量化打分;组织代表对建议办理结果进行回访“评”和工作绩效“评”,对不满意事项责成承办单位重新办理,推动评议从“答复满意”向“结果满意”转变。
三、实施成效:以案例印证、用事实说话,夯实街道民主实践基础
东北塘街道人大工委通过深化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切实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老年助餐服务:回应“吃饭难”民生诉求
东北塘街道议政代表、顺塘社区书记黄秀珠在“走村入户”时发现,安置房小区老人普遍面临“年高体弱、子女在外、吃饭不便”问题。她以议政代表身份向街道人大工委提交《建设社区老年助餐点》建议。街道人大工委迅速行动,组织议政代表、居民代表及职能部门实地走访,统计老年人口数量与用餐需求;现场勘点,确定选址及助餐餐厅改造方案;成本测算后,召开“众人事众人议”协商会,民政、市场监管、社区、居民、运营企业五方共同商定供餐标准、价格及送餐范围并签字确认。人大工委将该建议列为年度重点督办事项,实行“责任清单+限时办理+过程跟踪”闭环管理。2024年,全街道累计建成配餐点14个,日均服务老人300余人,有效解决老人“吃饭难”问题。
口袋公园建设:让“废地”变“民心工程”
春塘社区富村里居民向入网格议政代表过代表反映,村南50米处荒地杂草丛生,雨天泥泞不堪,不仅影响老人小孩出行,还存在安全隐患。街道人大工委立即启动“众人事众人议”机制,组织议政代表、居委、设计单位、居民代表开展4轮面对面协商,最终确定“口袋公园+健身步道”微更新方案:铺设黄、蓝、绿三色健身步道,补植绿植、增设花境,建设配备长椅与健身器材的小广场。为确保项目落地,街道人大工委建立“责任清单+办理限时+过程跟踪”监督闭环:议政代表每周到现场拍照,在微信群“晒进度”;居民可随时扫码登录“数字人大”平台留言提建议;监理、设计、施工三方每月与代表召开“工地圆桌会”沟通进展。两个月后荒地变身“口袋公园”,经群众评议打分,该项目获评当年度街道“十佳微幸福工程”。
优化营商环境:破解园区发展“痛点”
东北塘街道人大工委在议政代表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请你建议”活动,将65名代表分为4组,对园区、企业、窗口、执法领域开展“四进四看”体验式调研,重点聚焦北部工业园区基础设施短板。第二小组在调研中发现:园区主干道雨污管网老旧,雨天易积水,影响货车通行;10千伏线路为临时架空线路,电压不稳。街道人大工委随即组织“代表·部门面对面”座谈会,当场形成《基础设施补短清单》,明确责任人与整改时限。街道随即将该项目纳入民生实事候选项目,经议政代表票选立项后,采用“街道+国企”挂图作战模式推进。最终,2.1公里雨污分流管网、双回路电缆全部提前半月竣工。园区企业负责人现场点赞:“现在电压稳、道路不积水,解决了我们生产经营的大难题。这才是为企业发展‘兜底’的硬核服务!”
东北塘街道人大工委的创新实践,从首创“议事督政”机制到构建全过程人民民主闭环,探索出一条符合基层实际、富有实效的民主实践路径,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图景。正如当地居民所说:“向代表反映问题是真有用。”这份“有用”的背后,是坚持党的领导、深化制度创新、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体现,展现了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在基层社会治理中蕴含的蓬勃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