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塘镇饲养奶牛已有50多年历史,素有远近闻名的“奶牛之乡”美称。近几年来,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协会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制定政策,落实措施,积极做大做优“牛”文章,以奶牛业为主导产业的农业特色镇初具规模。目前,全镇奶牛存栏2530头,年产鲜奶8000多吨,产值2400多万元,头均收入5200元,人均增收912元,许多农户依靠奶牛养殖发了家,致了富,“稻麦两熟十亩田,不及年养一头牛”已经成为时下村民群众的美谈。围绕建设以奶牛农业为主导产业的特色镇,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宣传力度,政策扶“牛”。奶牛养殖以其底成本、易管理、高效益的特点,使我镇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有零星散户养殖,但在1998年以前,总体上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广大农民仍习惯于常规稻麦生产。对此,协会申时度势,引导群众充分认识养殖奶牛的良好基础和市场前景,鼓励农户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一是做好宣传发动。我镇专门出台了鼓励广大农户养殖奶牛的东政发[2000年]13号文件,及时更新群众的农业观念,开拓群众的视野,让广大群众做到心中有底,乘势而上。同时,协会出面邀请部分奶牛专业户跟群众谈心得、讲体会,现身说法,消除农民群众的思想顾虑,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社会在进步,农业在发展,稻麦生产的传统种植结构已越来越不适应农民增收的需求。二是强化政策扶持。随着养殖专业户的进一步增多,资金和场地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制约了养殖规模的扩大。针对这种情况,镇政府及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他们协调解决生产贷款,镇政府拿出专项资金给予一定的财政贴息贷款进行扶持,并积极办理养殖用地手续。目前,全镇共累计发放贷款118.5万元,贴息7.8万元,建造养殖有牛舍21000平方米,有效地促进了奶牛业的发展。三是树立典型。为加快发展奶牛生产,我镇先后通过养殖奶牛规模在200头以上的奔牛牧业公司和过国志牧场两个大型私营牧场的典型事例,让广大农户增加感性认识,增强农户对养殖奶牛的信息和决心,充分发挥示范带动效应。从2000年多现在两年多时间里,全镇新增奶牛头数1049头,新增奶牛专业户82户,年增幅在35%以上。
二、创办龙头企业,市场促“牛”。奶牛业发展的起始阶段,奶牛销售的无序局面比较突出,影响和制约农民养殖奶牛的正常收效,抑制了全镇奶牛业的发展。为此,协会遵循市场运作规模,及时成立了以无锡市奔牛物业有限公司为主体的奶牛龙头企业。该企业除了为广大养殖户提供生产、管理和示范等方面的服务外,最主要的是在2000年投资400多万元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新建了液体奶加工车间,包揽和收购了广大养殖户的牛奶,日产鲜奶60吨,彻底改变养殖户“有奶无处销”的局面。依托无锡市奔牛物业有限公司,使我镇初步走出一条“公司+基地+农户”的奶牛产业化发展之路,解决了养殖户的后顾之忧,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奶牛养殖在我镇的发展。我镇注册的“蓉湖”牌鲜奶已成为无锡市学生早点工程之一。围绕奶牛养殖,我镇大力推广了牧草生产,有效地解决了奶牛光吃野草的弊端,牧草种植也由原来的60亩增加到现有的841亩,年产青饲4205吨,一方面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土地种植效益,另一方面也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牛奶产量和品质,为奶牛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尝试,也为完善奶牛生产技术注入了新的内涵。
三、提高科技含量,服务保“牛”。传统的奶牛养殖,在食料来源、生产管理、培育后代等方面的科技含量都不是很高。因此,协会从种公母牛的选择、人工受精技术的推广、奶牛不同生长阶段的科学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科学的实践,不断探索适合本地区奶牛养殖的方法,不断提高牛奶产量和延长奶牛产奶期,进一步增加奶牛养殖效益。针对养殖户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高低不一,协会一是注重对专业户的技术培训,每年举办奶牛生产培训班,聘请大专院校专家进行讲课。通过专家授课,技术讲座,观看录象,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生产中的关键环节。二是请专业户谈心得、讲体会,不断提高养殖户的饲养技术水平和养殖效益。近年来,协会会同农服中心、兽医站等职能部门,为养牛专业户提供配套的技术服务,定期对奶牛进行防疫检疫,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该淘汰的淘汰,该治疗的治疗,不断提高技术服务质量,尽量减少损失。到目前为止,我镇从未发生因疫情而引发的事故,为奶牛养殖的健康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四、养殖治污同行,持续养“牛”。奶牛粪便污染治理,是困扰和影响奶牛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奶牛发展的一段时期,由于缺乏牛粪处理的有效措施,因牛粪的乱堆乱排而引起的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上升为当前农村环境重要源头之一,直接影响着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群众对此反响很大。近几年来,协会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本着综合治理、变废为宝的原则,不断探索牛粪综合治理办法,引进牛粪处理项目,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我们教育和引导广大农户进行牛粪还田,增加农田地壤有机质和养分,利用牛粪养殖蚯蚓,与各蔬菜区定点挂钩,将牛粪作为蔬菜田的基肥,发展无公害蔬菜,通过三格式化粪堆放、集中处理,减轻生产与生活之间的矛盾。通过以上几项措施,牛粪处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有效地减轻了牛粪污染,保持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五、壮大经纪队伍,联动兴“牛”。农民在结构调整中,感到最难的是技术,最怕是风险,最愁的是销路。为了解决好这些疑难问题,协会在发展龙头企业的同时,大力培养经纪人队伍。到目前为止,全镇共有奶牛经纪人27人。通过电脑联网,发送简报和经纪人等多种途径,为奶牛提供科技信息、市场动态和政策法规,并依托经纪人建立牛奶收购站,由奶站与牛奶加工企业签订长期供销合同,到目前为止,我镇除在本镇的奔牛牧业外,上海的光明、无锡的青草地、均瑶都在我镇设站收奶。通过经纪人队伍建设,我镇已形成奶农、奶站、企业之间一条通畅的产销渠道,让广大奶农安安心心养牛,踏踏实实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