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五老风采

征文 全家共谱关爱情

在云林农贸市场,有这么一户三口之家,每位成员都成为农贸市场爱心书房、爱心厨房的志愿者,默默耕耘在关爱青少年成长的舞台上。

女儿董亦佃,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学生。每个暑假,她都会发挥英语特长,成为云林农贸市场爱心书房的志愿者,教孩子们学英语。日常的会话,简单的口语,琅琅的英语歌曲……孩子们都说,在董姐姐带领下,平时生僻难读的英语,似乎不再那么难了!

今年815日,云林农贸市场爱心厨房,不负托,快乐一活动热烈进行。市场摊位主及周边社区孩子近二十人,在身穿红马夹的志愿者带领下,兴致勃勃地包着馄饨。一位身材高挑的女子,戴着黑框眼镜,扎着马尾辫,在孩子们身边默默忙碌着,耐心示范着,细致指导着。一会儿动作麻利地将包满馄饨的小匾收到煤气灶旁,从旁边换上新的小匾;一会儿,她又站到煤气灶前,指点小朋友们开馄饨……他就是董亦佃妈妈高春燕阿姨。

说起高阿姨,市场爱心厨房的孩子们记得,这位戴着眼镜有着书生气的阿姨,每次都会结合节气时令教大家做美食。元宵的汤圆,端午的粽子、夏至的馄饨、中秋的月饼、冬至的团子……一个个活动,一次次尝试,一样样学习,参加活动的每个孩子,似乎都变成了美食制作小能手。

为了带领孩子们制作节气美食,高阿姨真是操碎了心。每年新春,为了爱心厨房孩子们元宵节的活动,高阿姨早早地忙开了。采购糯米粉,准备火龙果、南瓜、紫薯,把它们打成汁水。在她带领下,制作元宵汤圆活动开始啦!和粉、拉捏、搓揉。一粒粒圆滚滚的彩色汤圆,在小匾里跳舞。接着,高阿姨又带领孩子们,来到灶前开始煮汤圆。而这,又是一次实践课程,孩子们浸润在高阿姨温柔的提醒中,不仅习得了制作美食的本领,更学习到了炼制美食方法,丰富了厨房安全知识。在高阿姨带领下,这些结合时令的特色美食,不仅唤醒孩子们的味蕾,更灵巧了孩子们的双手,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和经历。孩子们明白了,原来看似平常的节气里,可以制作这么多美食。是高阿姨,让他们在烟火中触摸到文化脉搏。

每当爱心书房、爱心厨房活动结束,孩子们准备回家之时,一个人会准时出现在门口。他,就是董亦佃的爸爸——云林农贸市场管理员蒋健,孩子们的蒋叔叔。他凭着对市场及周边的熟悉,对于每次参加爱心书房、爱心厨房活动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家住在哪里,父母叫什么,都了然于心。每次活动,他除了协助妻子、女儿组织之外,还负责与家长的对接工作。活动前,他确定参加对象;活动后,他负责孩子安全到家。哪位家长准时接了,哪位孩子因为特殊原因留守了,他都清楚。对于留守的孩子,他会一直陪着,直到家长来接或是他亲自把孩子送到家里。

全家总动员,共谱关爱情。一家三口的关爱故事,受到了大家的称赞。(董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