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塘街道春塘社区,每到周末,总能看到一群孩子背着书包走进王迎娟老师的家。这个普通的居民住宅,已经成为社区里贫困家庭孩子们心目中的"知识殿堂"。
王迎娟今年55岁,是春塘社区关工委"五老"志愿者中的一员。退休前,她在东北塘中心幼儿园任教30余年。2021年退休后,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她,却选择继续发挥余热。"看到社区里有些孩子因为家庭条件差,学习跟不上,我心里特别着急。"王老师回忆道。
有位社区工作人员还记得第一次走访王老师家的情景:"那天是周六上午,推开门就看到七八个孩子围坐在客厅里,王老师正在给他们讲解数学题。孩子们听得很认真,那种专注的眼神特别打动人。"
13岁的小过是补习班的常客。父亲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父母离异,奶奶体弱多病,全家靠低保维持生计。"以前作业不会做也没人教,考试成绩总是垫底。"小过说,"自从去年开始来王老师这里补习,数学从不及格提高到了80多分。"
王老师的补习班没有固定课程表,而是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有的需要补习语文,有的重点突破数学,还有的要纠正英语发音。她准备了各科教材和习题集,甚至自掏腰包购买了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王老师不仅教知识,更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 12岁的小陈说。父母离异后,他一度沉迷网络游戏,是王老师一次次家访,用真诚打动了他。"她总说,困难是暂时的,知识才是改变命运的金钥匙。"
春塘社区关工委了解到王老师的情况后,立即给予支持。社区党总支书记王协东介绍:"我们为王老师提供了专门的教室,配备了课桌椅和教学用具。还动员了3名在职教师和2名大学生志愿者加入。"
这种"五老+志愿者"的模式,很快在东北塘街道推广开来。街道关工委副主任孙光说:"目前全街道已有10个类似的义务辅导站,累计帮助贫困学生200余人次。王老师的善举就像一颗火种,点燃了更多人的爱心。"
去年冬天,王老师因腰椎间盘突出住院治疗。令人感动的是,补习班的孩子们自发组织起来,轮流去医院陪护。"孩子们把作业带到病房,说不能落下功课。"王老师谈起这件事时,眼里闪着泪光,"知识如明灯,照亮前行的路;勤奋是钥匙,开启成功之门。人生路上,道理为伴,方能行稳致远。砥砺前行,不负韶华。这就是我坚持的动力。"
如今,这个特殊的补习班已经走过了四个年头。从这里走出去的孩子中,有2人考上了重点高中。更可贵的是,这些孩子都学会了感恩和奉献,他们中的大孩子主动回来帮助更小的学弟学妹。
"教育一个孩子,温暖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王迎娟用朴素的话语道出了关工事业的本质。在东北塘街道,像她这样的"五老"志愿者还有许许多多,他们用爱心照亮未来,用行动诠释着"夕阳无限好"的深刻内涵。(吴东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