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包,传统意义上也叫压岁钱,是过农历春节时长辈给小孩儿用红纸包裹的钱,民间传说给孩子压岁钱,可以有效避免恶鬼妖魔“年”去伤害孩子,同时,孩子有了压岁钱,用这些钱贿赂恶鬼妖魔“年”而化凶为吉。红包文化源远流长,至今,更多的是以表达祝福和好运。
现在,年过七旬的我,想起红包,更多的是一个牵挂,一份温暖,一种美好……
小时候,红包给了我童年的快乐与幸福。
那个时候,最让我记忆尤深的是我的祖母,每每过春节,祖母总会把我拉到身边,拉着我的小手,把红包塞到我的手里,笑着对我说:“来,压压岁,回家再拆哦”,从祖母饱经风霜的手上接过红包,感觉是特别欢喜。后来,我才知道,其实祖母的日子过得一直很清苦,除了队里的那些收成外,平日里都是靠着去捡拾稻穗之类卖些小钱,一分一分地攒起来,别的孙儿孙女给2毛红包,但给我的却总是5毛,难怪要我回家拆呢,就这样,祖母的红包一直给到了我工作的那一年,这小小的红包里让我感受到了祖母那满满的爱。
长大后,红包让我懂得了感恩与责任。
匆匆而过的岁月,让我褪去了少年的青涩,走上了工作的岗位。年轻的我,能够花着自己亲手赚来的工资,是一件特别幸福与自豪的事。每到这时,我便想起了我的祖母,是啊,现在的祖母年过花甲,是我该孝顺她的时候,平日里我总会省两个钱去给祖母,让她买些吃的用的,过年的时候,我也给祖母一个红包,祝她长寿,起初祖母还是拒绝,但拗不过我这份孝心,还是收下了。但同样的,祖母还会给我一个红包,他对我说:“你还没成家,红包还是要的”,原来,祖母是把我平日里给他的钱攒起来,到春节的时候给我一个红包。后来,我成家了,作为父亲的我,跟祖母和爸妈的一样,总会给自己孩子们一个红包,送去我对他们的一份关爱,这样的红包年复一年,给到了孩子们踏上工作岗位。
退休后,红包传递着家庭的温情与正能量。
时光流转间,不知不觉,到了退休的年纪,我有了孙儿孙女,作为爷爷的我,又习以为常的给着这些乖孙们红包。可令我意外的是,那一年,我的两个儿子都给了我红包。虽说孩子们有了自己的事业,成为了企业家,算不着那几个钱,但拿着宽余的退休金,我哪能还要儿子们的红包啊,我和儿子说着我的想法。依然清晰的记得我儿子是这样和我说的“爸爸,平日里,我们不在您身边,您能一个人照顾好自己,健健康康的,这是对我们最好的帮助,让我们能专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这份是我们对你的感谢与感激”,是啊,多么富有温情而充满意义的红包啊,我收下了。
儿子的红包给了我启发。社会在变,时代在变,我也应该变啊。虽然退休的我,忙着学校的一些退教工作,在社会上发挥着余热,可在家里,我也得老有所为,为这个家庭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于是,我也改制了家庭红包的发放。
每到春节,我又重新拾起红包,给家庭每个成员发起了新时代的红包——家庭奖励基金。孙女在C国放弃海外高薪,学成归来报效祖国,我给了她一个红包,奖励她这份拳拳赤子之心;孙儿在学期中改掉了睡懒觉的习惯,越发勤奋,我发给他一个红包,之后他在J国学医,海外求学,实属不易,回家探亲时我又给了他一个红包,奖励他的独立、勤奋与刻苦,两个儿子一个是市政协委员,一个是市人大代表,他们在打拼事业的同时,还不忘心系民生,为民办事,我给了他们每人一个红包,奖励他们的这份桑梓情怀;儿媳们忙里忙外,操劳家务,我给了她们一个红包,奖励她们的贤惠持家……我发着红包,道着心中的话,原来本不要我红包的他们,一个个都欣然接下了我的红包,而作为老爷子的我也倍感欣慰。在我认为,新时代的红包,不再仅仅是一种“压岁”,更多的是一种激励,一种肯定,一种支持。小小的红包,把我们一家人的心紧紧相牵,所以,每每大年夜的时候,家里特别热闹,我和孩子们彼此互发着红包,其乐融融,家庭红包俨然成了我们家庭的文化,红包传递着和谐、温馨与正能量。
天光云影,山水相依,一纸红包,温情满满,如今,我与红包的故事依然延续,别样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