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枣庄实践看“互联网+康复”效果
2023 年以来,山东省枣庄市投入35万元专项资金,搭建“互联网 + 康复”服务平台,连续两年实施“互联网 + 康复”服务项目。截至2024年12月,平台已为150名残疾儿童提供“一站式”服务,为全市 11.4万持证残疾人开通平台账号,其中,激活账号并参与康复训练的人数已超过 1万人,全市残疾人康复训练累计时长超过19.6万小时,为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
“互联网 + 康复”服务平台既可以扩大服务覆盖面又可以降低服务门槛
节省财政资金,为残疾少年和成年残疾人提供康复渠道。我国残疾人康复救助资金大多集中用于购买残疾儿童在定点康复机构接受的康复训练,根据各地经济状况,通常每个受益儿童每年能获得约1.5万元支持(有些地方高于这个标准)。以这个标准计算,枣庄市“互联网 + 康复”服务项目投入财政资金相当于不到24个孩子一年训练费用的总和。此外,该举措有助于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质量,扩大康复服务覆盖面,让一些未能及时享受到康复救助的残疾少年和成年残疾人也有机会获得必要的康复救助。
康复训练门槛低,保护残疾人隐私。通过数字平台,用户不再受限于特定时间地点即可轻松接入在线康复课程。此项目推出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服务系统能够让残疾人随时随地接受康复服务,极大地提高了获取康复救助的便利性。而且,通过技术防护提升平台的安全性,残疾人不必担心个人信息安全及隐私泄露问题。
推动残疾预防工作。通过搭建“互联网 + 康复”服务平台,结合全国助残日等时间节点,定期推送惠残政策,普及康复知识,扩大了残疾预防知识的传播范围。
“互联网 + 康复”服务平台可以为残疾人提供多种服务
免费获取系统会员,随时随地观看海量康复课程。平台已集成超过5100套针对各类残疾人的视频康复课程。通过后台将全市持证残疾人的信息导入到“互联网 + 康复”服务平台中,枣庄市户籍的残疾人可以直接登录平台,免费领取会员资格,观看康复课程。
遵循康复训练规律,享受全流程线上康复服务。领取会员后残疾人可以通过“评估-制定方案-视频跟训-训练指导纠偏”4 个步骤接受完整的康复服务。平台康复专家及服务人员通过线上视频评估,出具残疾人专属的视频评估报告,并根据评估报告为残疾人制定专属康复训练方案。康复师利用平台的视频课程库将康复方案转化成平台训练计划推送至残疾人端口。康复师远程连线残疾人或残疾人家属解读康复训练方案和计划,并对训练计划中的康复视频做培训和演示。残疾人通过平台上传自己居家训练的小视频,康复师定期对训练时间进行检查和把关,提出相应的纠偏和指导意见,不断提升残疾人康复训练质量。针对枣庄市户籍残疾人,平台运营服务人员还建立多个微信服务群,为服务对象提供康复咨询并安排专人定期对康复效果进行跟踪,同时提供随访服务,再基于随访信息提出相应指导意见反馈给残疾人。
获取心理康复、辅具评估等服务。平台提供心理康复的视频课程以及科普文章帮助残疾人学习心理康复知识,同时组织心理康复师线下为残疾人进行心理疏导服务。通过对残疾类别、病情以及身体能力等信息进行采集形成评估报告,系统依托评估报告为残疾人推荐适合的辅助器具。此外,还可以通过平台、微信、短信等形式为残疾人提供日常训练提醒和督促服务。
“互联网 + 康复”服务平台具有三项优势
强化组织力量,提升平台使用效率。为确保平台有效运行和推广,枣庄市成立工作专班,推进全市残疾人“互联网+ 康复”服务工作。通过组织线上线下共8次专题培训,对基层残联工作人员和残疾儿童家长进行平台使用技巧培训。邀请平台工程师、基层残联负责人以及定点康复机构代表举行了两次专项推进会议,讨论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点,提升平台的使用效率和推广效果。
整合多种康复途径,加快残疾人康复进程。平台融合康复课程、病情评估、康复游戏、训练纠偏、人文关怀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多种资源,利用互联网技术提供个性化“订单式”康复服务,从而显著提升康复效率。在线平台邀请国内顶尖康复专家开展系列讲座(共计四期),介绍科学的康复训练技巧,并提供实时咨询服务与线上预约功能。在线下活动中,特别安排知名康复专家直接为残疾儿童和家长提供面对面专业指导,确保他们能够获得最优质的康复支持。
集中优质康复资源,提高“一站式服务”康复成效。枣庄市通过实施“互联网 + 康复”模式,为符合条件的150名残疾儿童提供“一站式”康复服务,内容涵盖一对一视频评估、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开展针对性康复训练、进行纠偏及跟踪回访等环节。同时,为每名参与“一站式服务”的儿童建立详细的电子康复档案,记录其基本资料、病情信息及后续服务数据。这些档案将为未来病患儿童的康复训练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通过康复专家与残疾儿童的精准对接,确保了康复方案的高度针对性,从而显著提高了康复效果。
“互联网 + 康复”服务平台效果提升需从三个方面持续努力
加大支持力度,提升康复资源供给量。为充分满足残疾儿童康复需求,需要加大工作支持力度,扩大“一站式”服务受益儿童覆盖面,增加专家服务频次,开发更多本地特色康复课程,提高康复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强化信息共享,提高课程覆盖面。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其功能性与服务范围。一方面,积极与卫健部门对接,在征得监护人同意的前提下,探索为平台赋予更多权限。例如可以部分调用残疾儿童在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早期筛查信息和在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内的康复信息权限,以提升平台康复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将简单实用的就业技能培训资料和适合残疾人就业的招聘信息等接入到平台中,扩大平台的适用范围。
延长项目周期,提升服务质量。“互联网 + 康复”服务项目在枣庄市共实施了三年,每年根据当年财政状况确定预算资金,每个服务项目的服务周期为一年。服务周期较短难以保证服务的连续性及服务质量,可探索将项目的周期延长到三年或更长时间,以确保服务连续性,提升服务质量。(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残疾人综合康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