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党的二十大对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作出了重要部署。近年来,全市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各项部署要求,深入推进“红梅领航”计划,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百姓需求,积极探索实践,形成了一批有特色、有亮点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成果。近期,市委组织部开展了2023年全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典型案例评选,现通过“无锡先锋”公众号开设专栏,展播部分案例供大家学习参考。
案例背景
锡山区安镇街道锦安社区位于锡东新城核心区,常住人口2.4万人,下辖5个商品房小区,具有“新兴市民多、人员流动快、居民需求多样”的特点。为促进红色引领多元共治,社区党总支大力推进“邻里党建”,构建“一核两翼多元”工作格局,探索形成党建引领超大社区治理的“锦安路径”。
创新举措
一是打造YI网阵地,激发“治理向心力”。建立“一街一站一中心”益能量·文化街社区主阵地,打造“YI网直通巴士”“红色YI事厅”“YI邻阵地”等小区阵地网络,让治理阵地更加贴近居民。在邻里关系疏远的碧桂园小区,协商投放了YI网直通巴士,开展邻里下午茶、红邻市集等活动,让YI网直通巴士成为居民“愿意来、经常来”的人气旺地;在物业矛盾比较突出的瑞景望府小区,搭建了“议事不出小区”的“红色YI事厅”,使居民有地可诉、有人可商;可可蜜园小区基础设施薄弱,依托“YI邻阵地”,带动居民共同参与到设立公共晾晒区、增设充电桩等小区微改造工作中。连点成线、以点促面,传递“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不断激发“善治锦安”治理向心力。
二是搭建两线架构,绘制“经纬双体系”。坚持以党建带动共建,以党员带动群众,以培育发展居民自治力量为主线,充分激活小区内部多元能量。一条组织经线,即“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将党的声音一传到底;一条治理纬线,即“一级社区善治—二级网格共治—三级楼栋自治—四级邻里互治”,打造分级治理新模式;同时纬线融合了“红邻管家”、社会组织、职能部门等多个元素。通过“2+N”经纬双线体系搭建,将社区治理从单向发力转变为联合驱动。
三是推进三联举措,构建“百米服务圈”。落实联心站、联心员、联心事三联举措,使服务空间更广、与居民情感更深、办事时间更短。构建以“红邻管家”为连心桥,以网格员、职能部门等为联动方的小微矛盾自治微循环系统,能够及时将居民的小微诉求化解在家门口;由路泰律师事务所律师、心悦公益服务社心理老师作为联心员,在咖啡书吧设立“慧眼看家事”调解工作室;邀请锡山交警担任辖区青少年交通安全宣导员,联合安镇法庭开设模拟法庭,在社区设立青少年实践基地等,切实增强“共建连心、组团服务”工作实效。
实际成效
一是暖邻共助,服务居民“零”距离。秉持“党建引领、社区培育、反哺社区”的理念,去年党建公益联盟开展活动达200余次,涵盖社区治理、文明实践、三全四治、素养提升等内容,受益居民群众达14000人次,吸引广大居民迈出“小家”融入“大家”,助力社区逐步将人口压力转变为治理动力。挖掘培育楼栋长250名,引导参与入户走访,共摸排8637户、24500余人,充分激活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自治力量。
二是乐邻共享,推动民生“微”幸福。由社区党组织牵头,联合碧桂园“红色物业”,开展征集民意、线上投票,汇集城管、市政等多元力量,实施8项“红色物业·微幸福”项目,完成地库人脸识别系统安装、游乐场改造等群众关心事,形成居民按需“点菜”、红色物业精心“备菜”、党组织贴心“送菜”的民呼我应的菜单式服务。“碧桂领航”入选市级“红色物业·微幸福”项目。组建由物业党员牵头的5支攻坚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等,累计参与党员510余人次,解决噪音扰民等问题410余项,社区问题化解率达95%,让居民实实在在享受到家门口的“党建微幸福”。
三是睦邻共治,释放治理“众”力量。通过“红色议事厅”平台,每季度召开多方联席会议,形成“居民群众征民意、党员代表共提议、分工协作同努力”的格局,探索“1+3+N”红色议事协商新模式。充分利用红色议事厅平台,每年开展红色协商议事十余次,共同探讨解决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实施“碧桂园外围商铺智慧停车升级改造”“可可蜜园小区公共晾晒区设置”“瑞景望府小区西门人车分流”等项目,解决了居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受到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