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是东港镇一社区书记,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已经40多岁,还能踏进校门学习知识,取得本科学历。针对农村基层干部素质能力短板弱项,锡山区结合实际,实施村(社区)干部学历提升计划,联合无锡开放大学,全方位、多渠道加大培训,进一步增强村(社区)班子和干部的凝聚力战斗力,锻造一支用得上、留得住、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村(社区)干部队伍。
“充电”圆梦两不误
为方便办理报名,近日,无锡开放大学在锡山区专设村(社区)干部学历提升现场报名点,方便全区村干部集中报名。仅当天,共有70多名村(社区)干部报名。
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学历,更是为了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许多村(社区)干部在现场报名时表示,“希望能多学习到公共事务管理方面的知识,这样在遇到具体事情时能从更专业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了。”今年6月,锡山区委组织部发布《关于实施村(社区)干部学历提升计划的通知》,鼓励村(社区)干部参加在职教育。通知一发出,就得到了热烈响应。
此前,锡山区委组织部对全区村(社区)干部学历水平、学历提升意向进行全覆盖摸排,提前对村(社区)干部学历提升计划做好政策宣传和解释工作,进一步明晰基本条件,建立考核要素,细化结果运用。同时,依托无锡开放大学的师资远程或线下全程跟踪指导,在充分尊重学员个人意愿的前提下,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动员村干部选择实用性专业,确保村(社区)干部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长。
“搭台建梯”助成长
新时代的村(社区)干部是干群的“连心桥”,应该是高素质专业化、能够肩负乡村振兴重任的村(社区)干部。近年来,锡山区稳妥有序推行村干部专职化管理,通过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8090”计划,强化骨干梯队培养,逐步提高村(社区)干部整体素质。
“我们培养的目标是到2025年底,村(社区)干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大专以上学历占比均达到90%,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本科以上学历占比达到60%。”据悉,为确保实现预期目标,锡山区精心谋划、通盘考虑,根据实际需要做好“定制村干”工作,不断增强村级干部服务发展能力。常态化开展小班化、拉练式培训,创新开展党务沙龙、圆桌座谈、知识竞赛等,多渠道、多形式地加大培训培养力度,助力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提升村级组织治理能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雁飞千里靠头雁
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需要基层干部持续提升自身治理能力和水平。“我们每天和村(居)民面对面打交道的,所以我想重点学习一下法律知识,更好地解决矛盾纠纷,服务好群众。”“我这个年纪,工作经验有了,但是新媒体等技术应用是短板”……参加报名的学员们都已经暗暗设立了学习目标,不时就选择专业和课程设置问题和老师交流沟通起来。
学出能力本领,更好担当作为。“像我这样的村(社区)干部学习热情都很高,身边很多人都约着一起报名、一起学习,就怕被落到后面。”老张和其他村(社区)干部们结合各自实际,边工作边学习,实现学以致用。把基层人才培养好,把基础干部队伍建设强,以人才队伍建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而提升村(社区)干部的学历,改变他们的整体精神面貌和素质水平,是一个重要的着力点。此次学历提升计划,为平时工作忙、学习时间不固定的村(社区)干部找到了一条在职学习的最佳路径。
有成长,人人都能当“领头雁”。锡山区坚持把抓实乡村干部队伍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加强培训赋能、加大激励促进,全面锻造了素质优良、能力过硬的“锡山牌”村(社区)干部队伍,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