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省委组织部“江苏先锋网”党建专栏发表《无锡锡山区:“红色物业”解锁基层治理“幸福密码”》动态文章,宣传推介我区相关做法。
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近年来,无锡市锡山区紧扣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目标,建立健全“红色物业”体系,激活基层党组织活力,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一、坚持党建引领,抓好“红色物业”组织建设
聚焦制度引领。发布《锡山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四治工程”的实施方案》,向各板块下达年度责任书,对优化治理架构、推动资源下沉、凝聚治理合力、优化保障支撑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进一步完善“红色物业”管理制度。聚焦组织引领。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做到物业企业、业委会党组织“应建尽建”,目前物业企业党组织单独组建率超40%、红色业委会覆盖率达80.9%。主动把物业服务管理纳入镇(街道)综合管理范畴,做到联系走访全覆盖。聚焦党员引领。积极推动“两委”人员和物业骨干“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推动小区所有党员进入支部,鼓励在职党员在小区过双重组织生活,引导335户党员中心户在议事协调、纠纷调处等方面发挥专业特长、有效服务群众。
二、实施靶向攻坚,打破“红色物业”桎梏枷锁
优化管理体制,理清责任边界。完善“抓管带”工作机制,构建“镇(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小区、自然村)党组织—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进一步明确行业管理责任与属地管理主体责任,确保“红色物业”工作有序推进。增强条块协同,充实治理力量。将“红色物业”工作与“镇街吹哨、条块联动”改革结合,基层“吹哨派单”,相关职能部门主动承接、限时办理、及时反馈,累计解决老旧小区电梯加装、乱停车、垃圾分类等民生难题150余项。分类研判突破,拓宽管理覆盖面。针对新建商品房小区、无物业管理小区、弃管小区、老旧小区等不同类型小区,出台红色物业建设指南,通过分类施策、量体裁衣,让各类型小区都能找到物业管理的路径,从而实现小区治理的整体提升。
三、从严抓好落实,提升“红色物业”建设质效
创新管理,激活物业服务新动能。加强对物业服务企业的监管,完善物业服务管理项目考核标准,将业主满意度评价、基层党组织评价纳入考核依据,同步建立物业服务企业信用黑名单,向社会公布信息,推动物业服务企业提供更优服务。共治共享,探索小区治理新格局。坚持党组织领导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制度,持续扩大民主协商平台覆盖范围,开展群众说事、民情恳谈、百姓议事等活动270余场,通过党组织引领广大居民群众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画好治理同心圆。以点带面,打造物业服务新典范。全力打造“红享乐居”基层治理党建品牌,培育“红色i社群”“红心巴士”等党建引领物业服务示范点,充分运用宣传矩阵传播“红色物业”体制机制与工作成效,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提升全区物业服务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