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无锡锡山区政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建言献策

关于推进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建议

  

关于推进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建议

区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

  根据《锡山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创建规划》,我区拟在2020年底和2021年底前分别完成江苏省和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创建评估工作。为进一步聚焦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推动问题整改落实,促进达标学校数量、达标项目水平全面提升,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政协文教委进行了专题调研,现提出以下思考与建议。

  一、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我区大力实施“科教兴区”和“教育强区”战略,全面推进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先后被评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并两度被评为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区。我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已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为:

  1.坚持优先发展,强化优质均衡发展导向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区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建立了城乡一体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每年将教育事项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和体制机制保障。加快优化规划布局。着力制定实施《锡山区义务教育布局发展“十三五”规划》《锡山区学校新建及改扩建三年计划(2018-2020年)》,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城区改造、新城建设过程中同步配套学校建设。全力完善经费保障。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形成义务教育投入优先和稳定增长机制。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为小学840元、初中1200元。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和公用经费支出逐年增长。

  2.坚持对标建设,促进办学条件优质均衡

  全面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加强镇(街道)政府履职考评和办学水平考核,推动板块和学校制定实施好“一校一策”。2018、2019两个年度我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基本达标比例均为100%。合力构建信息化教育平台。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建成数字化校园,实现“班班通”。名师空中课堂、智慧教育项目进展顺利。全区初步建成区校互联、校校畅通、人人享有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和管理环境。努力改善基础性办学条件。制定《无锡市锡山区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规划(2014-2018)》,改造提升相对薄弱学校,所有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改薄工作“20条底线要求”全部达标。

  3.坚持德才兼备,促进师资队伍优质均8861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区管校聘”体制改革,全面实行“区管校聘”的用人机制。制定《锡山区义务教育编外合同制教师招聘与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建立完善教师定期轮岗交流机制。大力加强师德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抓实教育引导,强化监督考核,促进师德师风优化和教育满意度提升。加速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区本引导、校本主体的区校联动机制,区域性架构了“四个板块”(新教师培训、全员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学历学位进修)、“三个专题”(高层论坛、呼唤名师、名师工作室)、“两个三部曲”(青年教师达标和教育教学骨干评选)和“一个主阵地”(校本培训)的培训工作体系。

  4.坚持规范办学,促进管理水平优质均衡

  依法保障教育公平。坚持“两个为主”原则,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就读比例100%。积极实施教育救助工程,分别给予小学、初中贫困生相应的教育资助。积极实施互助工程。建立以城镇优质学校和农村相对薄弱学校结对帮扶为形式的“帮扶型”学校发展共同体,以中心、村校(分校)一体化管理为特征的“一体型”学校发展共同体,以“课程基地”为纽带的教学研究共同体,促进校际办学水平优质均衡。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全面推进学校章程建设,完善学校重大事项决策机制,形成有效的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5.坚持素质教育,促进教育质量优质均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细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实施“德育导师制”“首遇负责制”“课堂责任制”“家校联系制”,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德育长效机制。提升课程改革品质活力。深入开展现代学校课程开发和教学特色研究,深化“新优质学校”培育和课程项目建设,加强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课堂建设,推进“锡山阅读工程”向纵深发展。彰显文化特色建设成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编印出版《文化立校——锡山区中小学新一轮学校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全区中小学积极开展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呈现出办学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

  二、存在问题

  根据教育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中关于教育资源配置、政府保障程度、教育教学质量的指标要求,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反馈2019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监测情况的函》(苏教督委办函〔2020〕7号)文件,我区共有7项指标未达标,其中教育资源配置3项未达标,政府保障程度4项未达标。(图1)。其中,比较突显的问题包括办学规模不达标(图2)、班学额不达标(图3)等方面。

  

市(县、区)

  

不达标项数

  

不达标率

  

达标率

  

无锡市

  

 

  

19.92%

  

80.08%

  

锡山区

  

 

  7项(指标2、4、5、8、10、11、12)

  

21.9%

  

78.1%

  

滨湖区

  

 

  2项(指标10、11)

  

6.2%

  

93.8%

  

惠山区

  

 

  4项(指标8、10、11、12)

  

12.5%

  

87.5%

  

新吴区

  

 

  4项(指标8、10、11、12)

  

12.5%

  

87.5%

  

江阴市

  

 

  7项(指标1、4、5、8、10、11、12)

  

21.9%

  

78.1%

  

宜兴市

  

 

  7项(指标3、4、5、6、8、11、12)

  

21.9%

  

78.1%

  

经开区

  

 

  9项(指标2、4、5、6、7、8、10、11、12)

  

28.1%

  

71.9%

  

梁溪区

  

 

  11项(指标1、2、3、4、5、6、8、10、11、12、15)

  

34.4%

  

65.6%

  

 

  图1.无锡市2019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监测县区达标情况比对表

  相关规定要求所有小学、初中规模不超过2000人,九年一贯制学校、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义务教育阶段规模不超过2500人。全区2019年监测的41所学校中,超过2000人的小学8所(东亭实小、锡山实小、云林实小、查桥实小、八士实小、安镇实小、东北塘实小、柏庄实小),初中2所(天一实验、二泉中学),超过2500人的一贯制学校1所(春蕾学校)。

  

县区

  

大校额

  

超2000人学校数

  

其中超3000人学校数

  

无锡市

  

84(含超4000人的10所)

  

锡山区

  

10

  

5

  

惠山区

  

13

  

6

  

图2. 无锡市2019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监测锡惠两区大校额情况比对表

  相关规定要求小学、初中所有班级学生数分别不超过45人、50人。截止2020年7月,全区中小学班级总数1485个,其中小学1053个,初中432个,小学超过标准班额的有24所学校共714个班级,初中超过标准班额的有5所学校共68个班级。

  

县区

  

大班额

  

小学

  

初中

  

学校数

  

班级数

  

学校数

  

班级数

  

无锡市

  

146

  

3055

  

20

  

372

  

锡山区

  

24

  

714

  

5

  

68

  

惠山区

  

5

  

32

  

1

  

7

  

图3. 无锡市2019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监测锡惠两区大班额情况比对表

  三、原因剖析

  1.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一是镇(街道)之间不均衡。各镇(街道)财力差异较大,对教育设施设备投入重视程度不一,部分财政较困难的镇(街道)客观上对教育投入不足。部分学校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专用教室数量及面积不足等问题没有及时按标准新建、改扩建。二是公、民办学校之间不均衡。部分民办学校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跟上公办学校的建设步伐,造成差距逐渐扩大。无锡市锡山区春蕾学校6项指标未达标,无锡市锡山区新港学校5项指标未达标。

  2.教育资源供给不充分。全区人口总数70.77万人,目前共有小学(含教学点、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独立校区)31所,初中(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部、完全中学初中部)17所,小学缺5所,初中缺1所。尤其是安镇、东北塘、东亭等外来人口增长较快的板块,义务教育资源供给相对紧张,学校规划建设的速度没有与生源增长的速度相匹配。全区有11所学校超过2000人,小学超过45人标准班额的有24所学校共714个班级,初中超过50人标准班额的有5所学校共68个班级。相比惠山区小学超过45人标准班额的有5所学校共32个班级,初中超过50人标准班额的有1所学校共7个班级,我区教育资源供给问题突出。

  3.教师队伍结构性缺编。近年来,锡山区中小学事业规模剧增,师资需求大,而可用事业编制数少,学校在招录新教师时优先保障语数英等工具学科,虽每年招录体艺教师,但仍无法与生源增长的速度相匹配。2019年,我区在事业编制和编外合同制教师中招录事业编制小学体育教师3名、小学美术教师1名、小学科学教师1名,招聘编外合同制小学体育教师7名、小学美术教师9名、小学科学教师7名,招录总人数28名,较2018年的13名增长了115.38%,但专职教师占比仍未达到60%的目标要求(小学体育47.3%、小学美术54.0%、小学科学24.4%)。2020年,我区招录事业编制小学体育教师33名、小学美术教师12名、小学科学教师10名,招录总人数55名,较2019年的28名增长了96.43%。

  4.民办学校教师发展滞后。目前,我区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尚未设立,民办学校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不够,民办学校教师成长缺乏有效的激励制度,教师成长动力不足,造成这些学校每百名学生拥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数不达标。

  四、对策建议

  1.明晰责任,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根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精神,落实义务教育“重中之重”地位,进一步凸显政府主体责任,进一步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强势推进义务教育高位运行。把义务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健全经费保障机制,确保义务教育发展水平主要指标处于省、市领先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强化意识,进一步实施消除“大校额”行动。一是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总量控制机制。根据学校资源配置情况,按照小学每班不超45人、初中每班不超50人的要求,核定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规模,严控招生对象,统筹安排区域内学生入学工作。二是盘活资源存量。利用查桥实小老校区、羊尖实小老校区、东湖塘中心小学老校区等资源,合理分流学校生源,化解大规模难题。利用东亭实验小学恒大校区、柏庄实验小学东璟校区、云林实验小学春雷校区、东北塘实验小学东校区等学校内部闲置资源,合理分流班级生源,化解超班额问题。三是建立资源预警机制。根据各板块常住人口的增长趋势,超前规划义务教育学校配置,按标准建设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实行大校额、超班额销号管理。

  3. 加大投入,进一步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切实履行对义务教育财政经费投入的法定责任,依法确保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到位。进一步明晰我区教育发展方向和发展重心,全面梳理《锡山区义务教育布局发展“十三五”规划》和《锡山区学校新建及改扩建三年计划(2018-2020年)》完成情况,科学谋划全区教育事业“十四五”规划。加强教育资源预警,优化完善义务教育资源布局,坚持在财政拨款、教师配置、学校建设等方面向薄弱乡镇、薄弱学校倾斜。根据《无锡市2018-2035年市区教育布局规划》,制定我区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改建并举,撤并整合并进,大力实施新建学校标准化建设,保证适度规模、标准班额办学。形成以公办学校为主、民办学校为辅,公民办协同发展的义务教育新格局。

  4.规范管理,进一步促进民办教育整体提升。建立公民办学校一体化管理机制,启动实施民办学校质量提升计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完善差额补助、定额补助、项目补助、奖励性补助等多元化的公共财政资助体系。推动公民办教育协同发展,优化公民办学校结对帮扶机制,要求公办学校在规范管理、课程教学、师资队伍等多个方面向民办学校提供指导和帮扶。激活民办学校内驱力,引导民办学校加大资金投入、优化资源配置、规范学校管理、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质量。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教育资源丰富、教育服务优质”的民办教育发展格局。

  5.攻坚克难,进一步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按照《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20年对设区市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考评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教督委办〔2020〕6号)文件中关于“教师数量”的要求(幼儿园 15:1、小学 17:1、初中 12:1、高中(含中职)11:1)配备学校专任教师,建立“区级统筹、市域调剂、动态调配”的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编制补充机制。推进“区管校聘”,健全教师“区招、局管、校聘”机制,合理配备各级各类教育学科专任教师,重视体育、艺术、劳动教育等学科师资配备。在现有编制政策和师资力量的基础上,通过落实课职务管理、专业培训、转岗交流等,内部挖潜,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工作效能。兼顾学科与德育、公办与民办,加强骨干教师评选、培养和考核奖励,鼓励骨干教师进一步发挥引领垂范作用,培植专家型、名师型教育梯队。

  6.多措并举,进一步提高全区义务教育质量水平。大力实施科研兴教、人才强教战略,实现城乡义务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推动天一教育集团高质量运行,进一步放大天一优质教育资源,构建以“天一”为核心的集团文化品牌,建立集团内部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共同打造天一“生长课堂”平台,提升区域教育品牌影响力和辐射度。深化“新优质学校”建设和培育,组建区域同盟校和学科建设同盟,推动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深化课程改革,加强中小学德育、体育和艺术教育,优化学校发展评价、学生学业评价和课堂效益评价,推进学校文化特色建设,彰显办学特色与质量效益,推动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再上新水平。

无锡锡山区政协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泰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