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无锡市锡山区人大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人大有请·共襄民主】扩大有序政治参与的生动实践——锡山人大以“代表群众参与月”系列活动丰富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医院建成后每天要接待几千人,每个细节都关系生命健康!”戴上安全帽,市民陈阿姨作为“民生体验官”走进东亭人民医院建设工地,这句质朴的话语道出了群众监督的关切。在她身旁,民生实事监督员、人大代表与项目负责人一同穿行民生实事项目建设现场,春潮路、文体中心、东融中心等重点项目迎来最懂民生痛点的“考官团”。

   这样的场景,不只是一个项目的故事,而是锡山民主实践的一个缩影。盛夏时节,锡山大地处处涌动着民主的活力。锡山区人大常委会精心策划的“人大有请•共襄民主”代表群众参与月活动以“十个邀请”为行动主线,以代表和群众为主角,将人大的大门开得更广,桥梁筑得更实,道路铺得更宽,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锡山焕发出蓬勃生机。

行走的监督 落地的民主

   6月24日,九里河山河路河庄桥段,骄阳下的河面泛着金光,河岸的石驳岸整整齐齐。本次执法检查向多元主体敞开大门,由区人大代表、市民群众、街道议政代表组成的联合调研组正在沿河察看重点督办建议办理情况,人大代表和市民群众直接参与前期调研与现场督办,与政府部门共同剖析推进难点、要素保障等堵点。

   “以前总有不少人违规把电动车停到这条河道边,影响景观和人行,自从加了围挡和停车区之后,河边散步跑步的居民都变多了”。董代表满意点头,同时也提出了进一步办理要求,“在部分没有围挡的敞开区域,也要继续加强管理。”陪同调研的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把问题写进笔记本,保证将持续推进办理进度。

   监督的锋芒不仅在代表建议督办,还延伸到企业关切的领域。8月1日,在聚焦“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优化营商环境”的专题询问上,常委会委员、区人大代表接连发问——“如何让行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做到既不缺位也不越位?”“部门联合‘双随机’监管取得了哪些实效?如何避免‘多头检查’扰企?”,声音在会场回荡,语气不急不缓,却直击企业痛点。

   被询问的区应急管理局、生态环境局、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局、消防救援大队等部门负责人面对质疑,没有回避,根据实际情况诚恳作答,不仅汇报工作成效,更坦诚剖析难点,既解答了代表群众困惑,也亮出了优化行政执法的成绩单。旁听席上的企业家代表一边认真倾听,一边在笔记本上写下“透明”“可预期”等关键字——这是他们最期待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同样的监督力度,也在生态保护领域显现。6月13日下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执法检查中,由人大代表、法律专家、环保志愿者和普通市民组成的联合检查组,带来了多维度的“把脉问诊”。代表指出治理难点,市民诉说河边生活的困扰,专家则提供专业的法律研判。“以前夏天这段河总有异味,现在河道清清爽爽,政府在整治上确实下了大力气。”沿河群众老高的由衷赞叹,印证了多元共治的力量。

深度的参与 生长的民主

   锡山区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邀请5位区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全体会议,并同步设立公民旁听席,3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公民代表全程旁听。这不仅是简单的“听会”,更是推进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一环。

   在专门组织的列席代表暨旁听公民座谈会上,来自一线的声音积极发声、坦诚交流。企业家代表语速很快,“惠企政策落地,要让企业一看就懂,一问就明”,他的声音带着在市场打拼多年的干练。街道工作人员关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等方面分享了观察与思考。社区工作者将基层治理带入会场,反映了老旧小区改造中居民的实际需求,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将人大监督与基层治理创新相结合的建议。

   这些原汁原味、带着“烟火气”和专业度的意见建议,为常委会审议相关议题提供了宝贵的、来自实践一线的参考,真正实现了民情民意直通决策层。制度化、常态化的代表群众列席旁听机制是锡山人大践行“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又一具体举措,有效增强了人大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使人大履职更接地气、更贴民心。

   而立法联系点将群众的智慧和声音传递到立法层面。“看到草案明确加强学校锡剧师资队伍建设,我这颗心总算落了地。”羊尖实验小学马彩珍老师轻抚文件,言语间充满对锡剧传承的期盼与欣慰。6月10日,在锡北镇立法联系点,《无锡市锡剧保护传承条例(草案)》征求意见座谈会气氛热烈。30余名非遗传承人、文艺工作者、戏曲爱好者、社区群众代表等人员与区人大代表共聚一堂。活动精准聚焦特定群体,邀请利益攸关方走进基层立法点,让专业力量融入法治建设。

   顾静洁、吴冬梅等传承人围绕将锡剧纳入课后服务、破解人才匮乏和资金短缺等痛点,提出恳切建议。群众的创新智慧同样闪光,羊尖镇人大代表谢依汕提议用二维码将锡剧唱段植入古镇旅游导览,“让非遗文化听得见、带得走”。区人大代表王小红呼吁借力B站、抖音等年轻平台,助力锡剧“破圈”传播。这些源自实践、饱含深情的“金点子”,正通过立法联系点的渠道,转化为锡剧保护传承的法治保障,彰显了基层民主的强大生命力。

   从常委会会议室到基层立法联系点,民主的触角不断延伸,让群众的声音顺畅抵达代表建议和政府决策,并最终转化为制度保障。

流动的平台 温热的民主

   如何让民主实践从“殿堂”走向“巷陌”?锡山人大创新履职平台,着力打破空间壁垒,推动代表联系点从固定场所走向群众身边。“板凳议事会”、“网格驿站联络”等接地气的形式蔚然成风。代表协同部门启动“三现场”工作法——现场勘察、现场议事、现场承诺,让建议办理从“文来文往”转向“现场答卷”。

   云林街道竹园社区将代表联络站“搬”进居民小区驿站,买菜间隙,居民向代表反映二泉路人车混行的乱象,代表现场制定“疏堵结合”方案,“抬脚找代表,问题即时议”成为鲜活图景。厚桥街道嵩山村代表将“诊室”前移,在农房翻建工地“移动出诊”,现场协调施工难题。东北塘街道正阳村的小板凳上,村民与代表围坐畅言环境治理痛点,沟通壁垒在轻松氛围中消融,闭环机制保障了“参与见效”。锡北镇代表冒雨踏勘老旧小区问题获赞“走心走实”,东北塘街道人大推动数十项民生“微实事”落地生根。

   “从活动反映到解决问题只用了一周多,代表还全过程同步告知进展,心里特别踏实。” 东北塘街道正阳村村民顾海南的感慨,道出了群众对高效民主回应的真切感受。

青春的火种 民主的薪传

   在江苏省锡山中等专业学校的多功能厅里,百余名师生走进一堂别开生面的“代表讲坛”。继今年初邀请青年朋友零距离感受“身边的民主”后,区人大东北塘街道工委又将“代表讲坛”活动搬进了学校,融合“创业就业辅导+履职故事分享+意见建议征集+人大制度宣讲”,为师生们带来一堂生动的民主实践课,推动民主理念代际传承,把“人民当家作主”的理念像一颗种子,撒进了学生们的心田。

   冯代表结合《职业教育法》和国家教育发展规划,展望产教融合、高级蓝领崛起的广阔前景;姚代表以“行业深耕,做剩下来的人”勉励青年提升核心竞争力;杜代表用焊花飞溅的故事诠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代表们的动情分享让青年学子们深刻感悟到,民主不止在课堂,更在每一次民意直达的通道中延伸。掌声与笑声中,产教融合与民主理念的种子悄然播撒,也为职教发展注入了蓬勃动力。

   锡山区“人大有请•共襄民主”代表群众参与月活动,是一次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和成功探索。它证明,当民意直通的平台更宽广、人民监督的触角更深入、共商共议的渠道更丰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就能在基层沃土绽放璀璨光芒。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3-2014 无锡市锡山区人大常委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无锡市锡山区人大常委会 承办:无锡市锡山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苏ICP备060205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