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安镇街道九里社区关工委携手科学探索实践社开展“黑神话科学西游广场游园会”,30余组亲子家庭一同探寻这段奇妙旅程。
孩子们有序在装置前排队,深吸一口气后对着话筒大声呼喊,有的喊出自己的名字,有的干脆放声高歌。随着声音分贝逐渐升高,装置下方的水柱突然向上喷涌,最高时有两米多高。一旁的家长们也被感染,有的帮孩子记录水柱高度,有的和孩子讨论“为什么声音越大,水柱越高”,现场的惊叹声与呼喊声交织在一起,成了科学探索最鲜活的开场白。
空气架子鼓则用无实物的奇妙体验吸引了不少亲子家庭。孩子们只要双手在空中做出打鼓的动作,就能触发对应的鼓声——幅度小是低音鼓,幅度大是军鼓,划动手指还能发出镲片的清脆声响。孩子们一会儿快速挥臂,一会儿轻点空气,俨然成了专业的小鼓手;家长们也忍不住加入,亲子搭档配合,打出的节奏越来越整齐。志愿者老师在一旁讲解:“这是利用红外感应捕捉动作,再将信号转化为声音,大家看到的‘隔空打鼓’,其实是科技与声音的巧妙结合。”
最具挑战性的“伯努利原理闯关大挑战”,塑料袋快速吹气、塑料吸管吹气悬浮乒乓球、吹纸条入瓶挑战等四个趣味实验关卡,让亲子家庭在动手操作中解锁气流的秘密。
志愿者老师说:“这四关的秘密,都藏在伯努利原理里——气流速度越快,压强越小,正是这种压强差,让我们看到了这些奇妙的现象。”
广场另一侧的科学手作展示区,亲子志愿者化身“小发明家”,分享自制作品。小朋友演示简易喷泉装置:倒满水按压吸管,水柱喷涌,解释是“水压让瓶内水喷出”;日晷前,孩子指着刻度说明“靠指针影子辨时间,是古人计时法”。太阳能小车遇光前行,风力发电装置转风车即亮小灯,亲子志愿者还提及制作插曲——调太阳能板角度让车更快、给风车转轴上油减阻。居民认真聆听,不少家长拍照请教,现场成了科学创意交流小课堂。
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