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萦红楼里,情满九里台。10月19日,安镇街道九里社区关工委携手红石榴剧团开展家庭剧场——戏说《红楼梦》。诗书雅韵与现代表演交织,百年经典与社区温情相融,仿佛一瞬间,15组亲子家庭便踏入了那座钟鸣鼎食、悲欢交织的荣宁二府。
活动伊始,便是一场“红楼知识大比拼”。志愿者抛出一个个问题:“《红楼梦》的别名有哪些?”“‘原应叹息’指的是哪四位小姐?”“金陵十二钗都是谁?”……现场大小读者争相举手,对答如流。从《石头记》到《情僧录》,从元迎探惜到黛玉宝钗,每一个正确答案的揭晓,都引来阵阵赞叹的掌声。
在众人的期待中,红石榴剧团的小演员们缓缓登场,生动演绎了“刘姥姥一进大观园”的经典桥段。从刘姥姥带着瓜果怯生生地拜见贾母,到王熙凤为她“横三竖四”地插满鲜花,再到宴席上那句经典的“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小演员们将人物的憨厚、精明、幽默与热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舞台之上,荣国府的生活画卷徐徐展开,台下观众时而屏息凝神,时而爆发出会心的大笑。
在压轴的创意剧场环节,舞台瞬间变身才华秀场。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居民们迅速分成小组。短短十五分钟内,临时家庭组合们脑力全开,尽显奇思妙想,对经典片段进行全新演绎。家长们和孩子们齐心协力,各司其职:有的负责台词创作,有的精心设计动作,还有的巧妙准备道具。
舞台灯光渐暖,居民们不再是台下的观众,而是真正走进了红楼的诗意世界。家长们带着孩子,有的在“沁芳亭”畔吟诗作对,模仿“海棠诗社”的雅集;有的在“秋爽斋”里临摹书法,感受探春的才情。最热闹的当属“藕香榭”旁的酒令擂台,男女老少围坐一堂,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学着书中的规矩行令对诗。从“良辰美景奈何天”的雅致,到“大火烧了毛毛虫”的诙谐,不同的文化素养在这里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孩子们手持自制的“通灵宝玉”和“金陵十二钗”画扇,在场景中穿梭嬉戏,仿佛真的成为了那个诗意世界中的一员。这一刻,经典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文学巨著,而是化作了可触可感的生活体验,让每个参与者在沉浸式的互动中,真切体会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温度。
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