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工作动态

征文 灯光下的身影

今岁夏季多雨夜,雨点敲打窗棂的声音惊醒了住在锡北镇联新村的退休教师顾寒芬。她摸索着打开床头灯,清晨六点的微光里,台历上那个用红笔圈起来的日期格外醒目——后天是小雨期末考试的日子。

拉开抽屉,戴上老花镜,顾老师抖开另一边床头柜上叠得整整齐齐的试卷,用不同颜色标注的知识点像繁星般缀满纸页。这是她给小雨准备的复习资料,牛皮纸袋上还留着反复摩挲的褶皱。趁着这个周末,还得去一趟孩子家里,再给她好好补补课,想到这些,顾老师开始起床洗漱……

时间回到一年前那个闷热的午后,村委工作人员带着她推开一扇吱呀作响的大门,读三年级的小雨正蹲在灶台前帮奶奶烧火,课本摊在膝盖上,差点被火星子烫出焦黄的洞。孩子爹妈离异,爸爸一直在外打工,所以跟着耳背的奶奶过,奶奶现在年纪大了,身体也欠佳。村委工作人员的话和灶膛里噼啪作响的柴火一起,灼痛了顾老师的心。

最初的教学比想象中更难。老屋里没有书桌,祖孙俩吃饭的木桌就是课桌,棘手的是小雨长期落下的功课,孩子现在连乘法口诀都有些背不全。于是,每个周末,顾老师都会前往小雨家中,从床前明月光教到先乘除后加减。有次讲鸡兔同笼问题,小雨奶奶把下蛋的老母鸡抱来当教具,三个人对着咯咯叫的母鸡笑作一团。顾老师想起上学期末家访时,小雨指着墙上新贴的奖状——是他人生中第一张学习进步奖,薄薄的纸片被胶带粘得平平整整。

顾老师今年70岁了她年轻时在本地小学任教,200910月退休后,将余热倾注在联新村关工委事业中,主动摸排村困境儿童情况并定期走访慰问,成为固定的校外辅导员知心奶奶。她年年参与村暑期儿童公益托班活动,为孩子们的暑假增添别样趣味。在顾老师接触过的困境儿童中,小雨(化名)同学的情况尤为典型,也最让她牵挂。

     晨光熹微,顾老师收拾好物件出门。骑着自行车穿过一条条马路,没过多久便望见小雨正探头等在家门口。依旧是斑驳的墙面,台灯将顾老师的影子投在墙上,与四十年前讲台上的身影重叠。试卷装订线的针脚细密整齐,就像这些年缝补过的无数个清晨与黄昏。袁琳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