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工作动态

征文 一堂别开生面的音乐课

五一小长假第一天,阳光明媚,微风徐徐。位于月溪河畔的甘露残疾人之家,今儿个也是分外热闹,一幢小楼里不断传来悠扬的竹笛曲,婉转的二胡乐,还有间或的欢笑声与鼓掌声。侧耳细听,还有儿童的嚷嚷与细语,是在搞什么联谊活动吗?

确实,宽敞的礼堂里,二三十名十岁模样的孩子和残疾人分两边坐定,前边正中央坐着一位年过花甲、学者风范的男子,身旁则堆着许多乐器,刚刚听闻的那些美妙音乐,想必就是来自他的演奏。

悄悄地跟这里的负责人打听,才知道这位并不高大的汉子——王博,就职于南京艺术学院,对于音乐有着不一般的造诣。各种乐器,自然也是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他出生在小镇甘露的音乐世家,孩提时代在这里生活过一段时间,因此对于家乡总有着别样的深情。

现如今,他总是利用回乡探亲访友的间隙,创造各种机会,跟家乡父老乡亲欢聚一堂,和大家聊聊音乐,说说变化,捣鼓乐器,共奏一曲。当然,他更喜欢的就是和孩子们一起做点公益,顺带着让孩子们能够更喜欢音乐,帮他们插上翅膀,遨游在音乐的殿堂。这不,在社区、学校、残协等多方面安排协调下,才有了今天的活动。

说话间,王老师已经跟孩子们玩起了一个节奏训练的新游戏。他让孩子们将桌子上的两个纸杯倒扣放置,随着他“拍—拿—放”的指令,准确快速地作出反应。这还不简单?或许因为和学校里的音乐课大为不同,再或许是激起了孩子的好胜心,王老师才说完,大家都已经跃跃欲试了。

拍,拍,拍拿放
拍拿放,拍拿放
拍拍桌,拍拿放
拍拍桌桌拍拿放
……

刚开始,几乎每个孩子都能轻松地跟上,可随着节奏加快,难度也逐渐上来,有的孩子明显就跟不上了,总是错误百出,虽然略显尴尬,但却又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音乐的节奏与律动,也提高了眼和手的协调性,还锻炼了自己的专注力,让他们有了一种全新的不同体验。

也许是为了契合今天这样的场合,活动最后,王老师教大家唱了一首《隐形的翅膀》。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稚嫩的歌声很快感染了旁边的所有残疾人,他们很快也加入了进来。“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

是啊,“追逐的年轻,歌声多嘹亮。”王老师用音乐,带着在场的孩子和残疾人一起飞,给他们以希望,让他们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

唱着,唱着,好几个残疾人都忍不住轻轻哭了起来。或许,在和孩子们的互动中,有什么触动了他们的心弦吧!我想,不管对于残疾人,对于这群孩子,今天这真是一堂别开生面的音乐课!(曹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