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渐浓,谷雨如约而至。4月19日,云林社区举办了一场“少年弄纸伞,谷雨绘时光”青少年主题活动。活动现场,十岁的王小雨正握着笔,在油伞纸上写着,施国瑾老人俯身轻点她腕间的力道。相隔两条街巷,潘平华家的地理小课堂里,七八个孩子围坐在火山岩标本前,指尖摩挲着粗糙的岩面,眼睛却紧盯着屏幕上翻滚的熔岩流。这样的场景,正是云林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鲜活的注脚。
云林街道云林社区,是古代十大画家倪云林的故乡,千年人文气息滋养着这片土地。近年来,在街道关工委创新引领下,更是构建起"一站多点"的青少年成长矩阵,一批"五老"银发志愿者以智慧与情怀,在新时代续写着润物无声的教育诗篇。
中学退休地理老师潘平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如同陈酿,岁月越久越香醇。为给孩子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他自掏腰包购置结实耐用的课桌课椅,在自家客厅一角隔出空间,精心布置了一个校外辅导站点。站点虽小,却处处透露着用心,墙上贴满地理知识海报,角落摆放着各类岩石标本。每周,他都雷打不动地在这里等候孩子们前来。讲黄土高原时,他拿出亲手采集的黄土样本,孩子们好奇地围拢,小手触摸,感受大地纹理,原本晦涩的地貌知识瞬间鲜活。介绍火山时,他播放精心剪辑的喷发视频,岩浆奔涌、烟雾弥漫,瞬间点燃孩子们探索未知的热情。
社区退休人员倪建中,把关心下一代当作终身事业,全身心投入关工委活动。无锡博物院之旅,他像专业导游,带着孩子们在历史与艺术海洋畅游,耐心讲解展品故事。“诗韵童年”活动里,他带领孩子们吟诵经典,感受李白的豪情、杜甫的沉郁,领略传统文化魅力。从“礼仪之邦”到“智趣探秘”,处处都有他的身影。
数学老师陈斌深知数学思维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从小锻炼孩子们的逻辑思维。她每周坚持免费组织奥数学习,巧用趣味数学故事,打开孩子们的兴趣之门。渐渐地,孩子们主动钻研难题,成绩逐步提升,眼中闪耀着自信的光芒。
云林书法协会会长施国瑾,在“书香润心灵 墨香伴成长”活动中,从最基本的横、竖、点、捺、撇对孩子们进行教学,边示范边讲解书法起笔、运笔、收笔和回笔要领,对同学们的握笔姿势和坐姿进行了细心指导,耐心细致地手把手教孩子们写毛笔字。在他教导下,孩子们的字从歪扭变得工整,对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有了新的认识,从学习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这些银发园丁的精心栽培下,云林社区青少年课余生活丰富多彩,点点滴滴犹如播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在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倪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