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工作动态

(情系未来事业)在夕阳余晖中挥洒精彩

  我是港下实验小学的退休教师。2017年3月,我离开站了30多年的三尺讲台。本应在家享受天伦之乐。但当学校领导登门“求援”,希望我能再次“出山”时,我毫不犹豫承担了六年级毕业班语文的教学任务。

  现在是信息时代,各种新生技术以华丽舞步引诱着孩子不能自拔,很多孩子赖于动脑学习,勤于低头玩各种游戏。有一次刚下课,孩子们涌到一起讲“吃鸡”游戏,课堂上沉默寡言的小夏讲得头头是道;作业拖拉的小孙迫不及待手舞足蹈。这些孩子平时不愿做作业,课上不愿举手发言,可一讲到游戏会如此兴奋,是什么触动了他们呢?是兴趣!

  如何带动孩子像游戏一样进入学习呢?我开始了尝试。每教一篇课文,我都设计一篇“课作”。首先,我在课上引导孩子静心读书,学写批注。接着与孩子们进行情景交流,此时的我变成了哑剧演员,话剧导演。在我启发下,孩子们你一言,我一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去与人物碰撞对话,最后把自己深刻的感受写下来。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孩子们从最初的抵触到现在轻松下笔成文了。孩子们多篇习作刊登在校报上;3位学生在“战疫故事”征文活动中获得一等奖。看到他们的成长和进步,我感到欣慰!

  小朱同学有一段时间家庭作业不做,成绩直线下降。我问她作业,总是说忘在家里。多次撒谎被发现,我一方面沟通家长,汇报孩子在校情况,了解孩子在家言行,使孩子不可能“两头瞒”。我特意为小朱制作了一本家校联系簿,请她把每天家庭作业记在本子上带回家,做完作业后让父母检查并签上字。我也会在上面留下这样的话:“小朱上课认真听讲,作业按时完成。”另外,与她促膝谈心,希望她能合理安排时间,做到学习娱乐两不误。在疫情肆虐,孩子网上学习二个多月里,我丝毫没有放松对她的教育,手机成了一座“心桥”连着我们的困惑,连着我们的喜乐,更连着师生的深情厚谊!刚复学不久,我校迎来区教育质量验收,小朱成绩名列前茅。

  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退休三年来,我辛勤耕耘,用心探索,为了下一代健康成长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心力,尽情地在夕阳余晖中挥洒精彩。

  作者:港下实验小学退休教师  郭建琴

  刊《新锡山》2020年7月7日二版